中美风荷载比较

2025年08月25日 星期一

最近有一个关于菲律宾的项目,其风荷载设计方法看起来与国内的有一些差别。因此做了一下研究。……

中美规范对比

这里比较的对象是荷载组合后的风荷载值。

对比美国规范II类建筑和中国规范设计使用寿命50年建筑;

(1)荷载组合系数与重现期

根据美国规范,美国规范当风荷载控制时,采用的分项系数是1,重现期是700年,其相当于荷载分项系数1.6,重现期50年;其他活荷载控制时取0.5,相当于组合值系数为0.5,荷载分项系数1.6,重现期50年;

中国规范分项系数1.5,重现期50年,组合值系数0.6。

因此就这两项合并后分析而言,在风荷载控制情形下美国规范是中国规范1.6/1.5倍;其他活荷载控制时两者相同。

但是考虑美标0.85倍风向系数后,在风荷载控制情形下美国规范是中国规范0.907倍;其他活荷载控制时美国规范是中国规范0.85倍,反而是偏小的

(2)时距换算

美国规范按3s计算,相应为中国规范10min的风速的约1.43倍。

因此此项美国规范是中国规范

(3)高度影响

按美国C类,中国B类进行对比。这里主要对比

如下所示,可以看到其实是国标偏大的。以90m为例,国标是美标1.21倍;30m处为1.10。

image-20250825154813757

(4)地形影响

​ 两者均有所考虑。但不涉及时均可取1。

(5)体型系数影响

​ 对于封闭矩形平面,两者基本是一样的,只是美标侧面有所不同。考虑到美标需考虑一定内压,美标略大。

(6)风振系数

待定。

因此从上述分析来看,实际上美标和国标都各自有项次较大。只是说如果在不考虑风振系数影响下(均取1),由于风速时距的影响过大,导致美标的风荷载会大很多。如以30m建筑为例,30m处迎风面组合后风荷载美标是国标的倍。

中美标准风荷载计算的若干案例分析这篇文章中,对5个案例进行了分析,认为:

从单层、多层到高层建筑结构,国标风荷载值为从小于美标值到趋于增大的结果。

但是其并没有考虑分项系数的影响。若考虑分项系数,国标应会更大。同时也侧面表明国标风振系数较大。

而在另一篇文章美规范风荷载的对比分析中对一个20层规则立方体建筑模拟风荷载计算得到:

美国规范风荷载与中国规范风荷载沿高度比值为1.58 ~ 0.95,下部美国规范风荷载大于中国规范风荷载,上部基本相同。


最后更新:2025年8月25日 星期一 天气晴

精选博客

CAD与Visio

CAD中的文字在word中很难看,而且不容易控制文字大小。为了在word中更好的呈现图形,采用在CAD中先绘制,然后导入Visio,再插入文字的方式。……

继 续 阅 读

为什么台风来时大部分建筑都是完好的?

那么对于类似于杭州基本风压0.45kN/m^2 而言,相当于10m高度处平均风速为27.08m/s,那么这代表多少级风呢?10级风范围(24.5~28.4)m/s。而杭州是有大概率台风经过的(尽管不是登陆地),那么每年遇到超10级风基本是大概率事件了。那么一个问题来了:台风来时不坏?(概率论A-B的概率问题)……

继 续 阅 读

有限元推导基本符号

本文主要讲了本博客有限元相关推导中通用的符号表示。……

继 续 阅 读